首页

惠奈酱ts女王群妖互玩

时间:2025-05-29 11:31:20 作者:思归亭下话思归:浙江台州与台胞的双向奔赴 浏览量:57813

  中新社桂林11月5日电 题:百部中外戏剧走进桂林山水间

  作者 唐蔚晴

  伴随着玉珠走盘的琵琶弦声,演员身着白衣缓缓登台,轻盈灵动、行云流水。在小提琴协奏曲《梁祝》的旋律中,“英蝶儿”和“山蝶儿”相伴而行“飞”向远处,现场掌声雷动。

  2023桂林艺术节于10月27日至11月5日举办,由中央戏剧学院奉上的话剧《梁祝》正是开幕式上的表演。

10月27日晚,开幕式上表演的《梁祝》。 中新社记者 陈冠言 摄

  “对我来说,舞蹈就是一切,如果没有舞蹈,我觉得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。”英国舞蹈剧场《ENOWATE·真理立场》表演者迪克森·姆比(Dicks on Mbi)说道。这是迪克森·姆比第二次来到桂林,他表示,桂林是他在中国最喜欢的地方。他和朋友曾于2016年乘船去了桂林阳朔县,感觉桂林的风景和文化都很棒。

  本次《ENOWATE·真理立场》在亚洲首次亮相,演出地设在广西省立艺术馆内。演出的大部分时间没有配乐,迪克森·姆比用自己的身体当作乐器,通过拍击身体配合舞蹈动作来对剧情推进,编织成一支协奏曲。表演结束后观众们被迪克森·姆比精湛的演技和出神入化的舞蹈功力“征服”,叫好之声不绝于耳。

11月5日,2023桂林艺术节闭幕式在象鼻山景区举办。图为舞蹈《象山水月》。 (主办方供图)

  本届艺术节还利用桂林的喀斯特地貌打造了独具特色的“洞剧场”,格鲁吉亚·绍塔·鲁斯塔维利国立戏剧电影大学的《阿伊亚》在此上演。

  “很荣幸在桂林独特的岩洞舞台上表演,并获得观众的认可。艺术是全世界共同的语言,我们愿与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。”《阿伊亚》导演塔姆塔说道。“洞剧场”结合洞内的奇妙景观和地下河流,创造出了令人惊叹的视听体验。

  “本届艺术节是自然山水与戏剧艺术的双向奔赴。在美轮美奂的自然山水间,独特的‘山、水、洞、草’剧场中演绎戏剧艺术,给艺术家和观众带来全新的体验感受,引发了艺术家如何实现自然与艺术和谐共生的思考。”桂林市委常委、市委宣传部部长李军11月5日在2023桂林艺术节闭幕式上表示。

10月28日,《山海经》“神兽”表演在广西桂林市一处明代古城墙下上演。当日,根据《山海经》设计的巨型提线木偶,在明清时期就盛极一时的广西桂林市正阳东西巷与民众互动,现场如“主题乐园”。 中新社记者 王以照 摄

  在桂林的正阳步行街,戏剧巡游《山海经》的大型“神兽”正缓缓穿过人群,不少市民游客被吸引住,更有家长将孩子举到肩上,让孩子能近距离围观这些“庞然大物”。戏剧巡游《山海经》负责人李慧峰说:“所有道具都是我们亲手手工制作的,希望大家都能够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。”

  据悉,2023桂林艺术节引入了14个国家和地区的33个剧目,组织开展了140余场演出和活动,大部分演出场景设在公园、景区等公共空间,有22个剧目面向公众免费开放。(完)

【编辑:朱延静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宁夏银川葡萄酒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

其三,在于城乡居民收入更趋协调。一季度,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796元,增长5.1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203元,增长7.6%,增速比城镇居民收入快2.5个百分点。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1.75,同比缩小0.04,城乡居民收入的协调性正在增强。

甘肃秦安匾额文化见证历史变迁

孙女士的孩子目前正在上初二,可是早在读小学时,她已经有让孩子出国留学的想法。“辅导小学作业时,我发现题目都只有一个正确答案,孩子难免成为刷题机器。”孙女士认为,“孩子以后要立足,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,这两种能力在国外的学校也许能更好地培养和激发出来……”南山的闫先生属于“行动派”,孩子上初中后学习状态不佳,他在一次出国考察之后,毅然把孩子“投放”到了美国朋友家,“那个地方不是留学热门地,甚至说有点偏,中国学生非常少。”他很欣慰,孩子对新环境适应很快,就连申请高中都是孩子自己处理的。

人口增量高居第一,这个城市靠什么吸引人?

加快推动产业政策转型,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。新质生产力既需要政府超前规划引导、科学政策支持,也需要市场机制调节、企业等微观主体不断创新,是政府“有形之手”和市场“无形之手”共同培育和驱动形成的。应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,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,推动珠三角对标港澳地区,加快建设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;强化公平竞争和知识产权保护,建立健全大湾区竞争政策联合实施机制;培育和完善市场功能,推动选择性产业政策向功能性产业政策转变,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机制支撑。

“世界美食之都”代表对话:以“食力”驱动城市发展

成都8月22日电(陈选斌)四川省农业农村厅22日披露,2024年上半年该省蔬菜、水果、茶叶、畜禽蜂产品和水产品等大宗农产品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99.5%。

贵州苗寨禾晾“丰”景如画

眼下,麦田一片绿意盎然,泰安市宁阳县72万余亩冬小麦进入了春季管护关键期。当地抢抓农时,使用植保无人机开展小麦病虫害防治作业,确保冬小麦稳产丰收。“和人工作业相比,无人机作业喷洒更均匀,防治效果更好。打药省时省力,安全效率更高。”在宁阳县东疏镇一处高标准农田里,“90后”农用无人机机手郑国勇在手中的遥控器上设置好路线,3架植保无人机便腾空而起,沿着小麦田低空飞行,不断向连片的冬小麦喷施矮壮素、除草剂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